当前位置:中华网商在线 > 资讯

持之以恒为基层减负

2024年08月27日 11:57:17 来源:互联网  阅读:1897

基层是落实政策的第一线,是与群众最直接的接触点,减轻基层压力,提升服务效能,不仅是政策执行的需要,更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举措。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,就是要为基层卸下不必要的负担,推动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,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、激发斗志、树立形象、赢得民心。

基层工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,承担着政策执行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多重职责。然而,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基层工作任务不断增加,常常面临诸如责任过重、资源不足、人员不足等困境。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基层工作的效率和质量,也影响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。

为基层减负松绑,让“数据联通上下”是必要之举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,推动政务服务的在线化、智能化,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,建立信息共享机制,积极推动各类资源的整合,形成多方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良好局面。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审批和资料提交,确保信息流畅,提高工作效率,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腿,干部群众少跑腿,让基层干部和群众更加便捷地获取服务。

为基层减负松绑,让“百姓检查工作”是应有之义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真正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本思想,以人民满不满意、高不高兴、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最终标准。将传统的重数量、重结果的考核方式逐步转变为重过程、重服务、重效能的考核机制,以此引导基层干部注重服务质量,减轻不必要的负担。此外,要合理安排各类考核的时间和频次,尽量将考核合并,减少对基层干部的干扰,让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日常工作。

为基层减负松绑,让“干部轻装上阵”是时代之需。“文山会海”已成为当下阻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巨大障碍。“文山会海”令各级领导干部头疼不已,干部疲于应付各项会议而无法安心工作,无暇顾及群众关心的具体问题。优化工作作风,领导要以身作则,少开会、开短会,多陪同,多调研,切实转变党政机关的作风,切实把干部从“文件堆”“会议圈”中解脱出来,以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群众、体察民情,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。

持之以恒为基层减负,是提高治理能力、增强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。新时代下,我们要构建常态长效机制,防止形式主义反弹回潮,确保减负工作取得实效,让干部专心干事业促发展。

作者:马慧


推荐阅读:旗龙网

文章转自网络媒体,如有侵权,请与我们联系